在富迪,永续不仅是企业策略的核心,更融入每位员工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。我们相信,真正的永续发展需要从认知到行动,从个人到组织的全面转变。这正是富迪集团「打包一个家」公益设计计画的初衷—将企业资源与创意设计能量结合,为生物多样性保育贡献专业力量。
自2023年起,富迪集团开创了「打包一个家」公益设计计画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永续行动模式:每年精选一个「生物多样性主题」,并与相关动保团体或非营利组织展开深度合作。这不是一时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,而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全年度专案,包含深入访谈、前期研究、研发设计、打样测试,最终以实际作品发表与捐赠做为成果展现。
2023年,「打包一个家1.0」选择与高雄市动保处合作,聚焦于流浪动物议题。经过团队的创意发想与专业设计,我们成功开发出多功能宠物认养箱与宠物防灾箱两项创新作品。这些设计不只解决了动保团体长期缺乏适当认养工具的实际需求,更透过动保处的推广活动,提升了宠物饲主的防灾意识。
令人振奋的是,这两项作品的设计理念与社会价值获得了国际设计界的高度肯定,先后荣获台湾金点设计奖、日本GOOD DESIGN以及德国iF等多项国际设计大奖,展现了富迪集团在永续设计领域的专业实力。
2024年,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天空。 「打包一个家2.0」以野鸟救伤与野放为主题,携手中华鸟会和台北鸟会展开合作。经过一整年的深入研究与设计竞赛,我们已经选出最终将公益生产的作品,期待为台湾的野鸟保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。
在正式发表「打包一个家2.0」系列作品之前,我们特别邀请您先一睹富迪永续实习生Lin的思考日记。在这篇文章中,Lin以新进者的独特视角,真实记录了她从一位对生态保育仅有书本认知的学生,如何通过参与「打包一个家2.0」计画,逐渐理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连结,并转变为具有永续思维的实践者。
Lin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,更是富迪集团永续文化在新世代中传承的生动体现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将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,带您深入了解「打包一个家2.0」的完整旅程,展示富迪集团如何将永续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,为台湾的生物多样性保育贡献一份心力。
现在,就让我们一起透过Lin的眼睛,开始这段探索野鸟与人类共存之道的启发之旅。
我是二月刚入职的永续实习生Lin,进入富迪实习前,我从未真正想过,鸟类的数量减少,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影响。在这之前,我对「生态保育」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上,知道某些物种濒临灭绝,也知道气候变迁会改变生态环境,但这些议题似乎与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联。
直到开始参与「打包一个家 2.0」计画,我才意识到,鸟类的消失,并不只是它们自己的问题,而是整个世界的预警信号。
在阅读资料时,我看到了一句话——「鸟类就像哨兵,是人类健康与地球生态的预警系统。」 这是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 彼得·杜赫提博士(Peter Doherty) 在《鸟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》一书中的观点。他指出,当环境受到破坏,鸟类的数量与健康状况,往往是最早出现变化的警讯。
这些数据让我开始重新思考,鸟类不仅是生态的一部分,它们的存在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安全。
当我越来越深入研究这个议题,才发现鸟类的减少并非偶然,而是受到都市化、气候变迁、人类活动的影响。在下一篇文章,我将探讨:
📍 为什么都市化会让鸟类无法生存?
📍 窗杀、车祸、流浪动物,如何成为鸟类的隐形威胁?
📍 气候变迁如何影响鸟类的繁殖与迁徙?
这些问题如此严重,我们能做些什么? 「打包一个家 2.0」正在寻找解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