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打包一個家 2.0」系列:富迪的生物多樣性永續實踐之旅
2025-03-15
:::

「打包一個家 2.0」系列:富迪的生物多樣性永續實踐之旅

#Biodiversity
#packaging design

在富迪,永续不仅是企业策略的核心,更融入每位员工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。我们相信,真正的永续发展需要从认知到行动,从个人到组织的全面转变。这正是富迪集团「打包一个家」公益设计计画的初衷—将企业资源与创意设计能量结合,为生物多样性保育贡献专业力量。

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Collaborate for Sustainable Environment

从构想到实践:「打包一个家」的永续旅程

自2023年起,富迪集团开创了「打包一个家」公益设计计画,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永续行动模式:每年精选一个「生物多样性主题」,并与相关动保团体或非营利组织展开深度合作。这不是一时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,而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全年度专案,包含深入访谈、前期研究、研发设计、打样测试,最终以实际作品发表与捐赠做为成果展现。

「打包一个家1.0」:为毛孩创造更好的未来

2023年,「打包一个家1.0」选择与高雄市动保处合作,聚焦于流浪动物议题。经过团队的创意发想与专业设计,我们成功开发出多功能宠物认养箱与宠物防灾箱两项创新作品。这些设计不只解决了动保团体长期缺乏适当认养工具的实际需求,更透过动保处的推广活动,提升了宠物饲主的防灾意识。

令人振奋的是,这两项作品的设计理念与社会价值获得了国际设计界的高度肯定,先后荣获台湾金点设计奖、日本GOOD DESIGN以及德国iF等多项国际设计大奖,展现了富迪集团在永续设计领域的专业实力。

打包一个家2.0起始会议 “Pack a Home 2.0 Kickoff Meeting”

「打包一个家2.0」:为野鸟保育展翅高飞

2024年,我们将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天空。 「打包一个家2.0」以野鸟救伤与野放为主题,携手中华鸟会和台北鸟会展开合作。经过一整年的深入研究与设计竞赛,我们已经选出最终将公益生产的作品,期待为台湾的野鸟保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。

新视角,新启发:实习生的永续旅程

在正式发表「打包一个家2.0」系列作品之前,我们特别邀请您先一睹富迪永续实习生Lin的思考日记。在这篇文章中,Lin以新进者的独特视角,真实记录了她从一位对生态保育仅有书本认知的学生,如何通过参与「打包一个家2.0」计画,逐渐理解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连结,并转变为具有永续思维的实践者。

Lin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,更是富迪集团永续文化在新世代中传承的生动体现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们将陆续发表一系列文章,带您深入了解「打包一个家2.0」的完整旅程,展示富迪集团如何将永续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,为台湾的生物多样性保育贡献一份心力。

现在,就让我们一起透过Lin的眼睛,开始这段探索野鸟与人类共存之道的启发之旅。

没了鸟类,世界会变成什么样? 《打包一个家 2.0》看见隐藏的危机!

加入富迪,我才開始思考鳥類消失的影響

我是二月刚入职的永续实习生Lin,进入富迪实习前,我从未真正想过,鸟类的数量减少,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影响。在这之前,我对「生态保育」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上,知道某些物种濒临灭绝,也知道气候变迁会改变生态环境,但这些议题似乎与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联。

直到开始参与「打包一个家 2.0」计画,我才意识到,鸟类的消失,并不只是它们自己的问题,而是整个世界的预警信号。

在阅读资料时,我看到了一句话——「鸟类就像哨兵,是人类健康与地球生态的预警系统。」 这是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 彼得·杜赫提博士(Peter Doherty) 在《鸟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》一书中的观点。他指出,当环境受到破坏,鸟类的数量与健康状况,往往是最早出现变化的警讯。

那么,如果某一天,鸟类真的开始消失,世界会变成什么样?

  1. 害虫增加,影响农业与人类健康
    根据台北野鸟学会的统计,燕子一天可以吃掉 3,000 只蚊虫,在繁殖季甚至可达 50 万只。如果没有这些鸟类,蚊子、蝗虫、毛毛虫等害虫将迅速繁殖,不仅影响农作物生产,还会让农药使用量大幅上升,影响生态平衡,甚至危害人类健康。
  2. 森林与植物的繁衍受阻
    许多鸟类是森林的「种子搬运工」,例如 鸽子、画眉、绣眼画眉,它们会在觅食后将种子透过排遗带往不同地点,帮助森林复育。如果鸟类消失,植物的种子散播机制将受到严重影响,导致某些树种的数量逐渐减少,影响森林与草原的生态健康。
  3. 水域生态失衡,水质恶化
    在这次实习中,我才了解到水鸟与水质健康的关联。白鹭、翠鸟、红冠水鸡 等水鸟,捕食水生昆虫与鱼类,确保它们的数量不会过度繁殖,避免水域生态失衡。如果水鸟数量下降,水生物种可能会失控,进一步影响水质,削弱湿地的自然净化功能。
  4. 失去大自然的「清道夫」,疾病传播风险升高
    秃鹰、乌鸦等食腐鸟类的角色是「大自然的垃圾处理专家」,它们会吃掉动物尸体,避免细菌与病毒扩散。如果这类鸟类数量减少,尸体无法迅速被处理,将可能成为病菌孳生的温床。例如印度的秃鹰数量曾在短短几十年间大幅减少,导致当地野狗数量上升,狂犬病感染率飙升,每年约 47,000 人因此死亡。

这些数据让我开始重新思考,鸟类不仅是生态的一部分,它们的存在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与健康安全

👉 下一篇:《打包一个家 2.0》鸟类正在消失,我们该怎么办?

当我越来越深入研究这个议题,才发现鸟类的减少并非偶然,而是受到都市化、气候变迁、人类活动的影响。在下一篇文章,我将探讨:

📍 为什么都市化会让鸟类无法生存?
📍 窗杀、车祸、流浪动物,如何成为鸟类的隐形威胁?
📍 气候变迁如何影响鸟类的繁殖与迁徙?

这些问题如此严重,我们能做些什么? 「打包一个家 2.0」正在寻找解方。

Logo

FUDY SOLUTIONS

FUDY SOLUTIONS 3054 Lawrence Expy Santa Clara, CA 95051 USA

联络我们

hello@fudy-solutions.com

Skype: Hello Fudy!!!

t: 510-399-9922